|
常见的加湿器,成了夺命加速器常见的加湿器,成了夺命加速器 2011年,韩国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,首尔一家医院内,多名孕妇均因不明原因肺病而相继死亡,相似的病例仍不断增加。韩国社会陷入了恐慌,人们一度怀疑是某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在首尔蔓延开来。 后经调查发现,死者生前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——使用加湿器。加湿器杀菌剂中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(PHMG)成分,被认为是致死的元凶。当年的官方登记数据写着,“加湿器杀人事件”的死亡人数为1553人。 可就在前几日,韩国社会灾难调查特别委员会终于在事件发生9年后,又公布了事件最新的调查结果,因为吸入加湿器杀菌剂后出现哮喘、肺部疾病等原因死亡的人数,或为原登记数量的10倍。一名委员会成员更表示:“我们谨慎估算致死人数为1.4万,但实际可能更多。”这1.4万人,只不过是想过上更舒适的生活,却在不知不觉中都按下了自杀键。 “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才想到使用加湿器杀菌剂,结果4个月后孩子失去健康,我也失去了孩子。”加湿器事件受害者遗属联合会负责人崔某告诉韩国记者,他的孩子去世时还不满两岁。孕产妇、婴幼儿,这些最需要“加湿”的人群,恰恰成为了最先的受害者。此前的一项调查表明,受害者平均每年使用4个月左右的加湿器,每次加水时都添加杀菌剂,大概1个月就用掉1瓶杀菌剂。 事件发生后,相关杀菌剂纷纷下架。 据韩国环境部官员介绍,加湿器杀菌剂中的致命成分PHMG,最初曾作为地毯杀菌剂这一用途接受审查,且被视为普通化学物质。最初,它可能只是为防止加湿器水槽内部细菌滋生而被设计出来。但当这种化学物质溶于水中,经过雾化处理混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,人体吸收后,肺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都会受到刺激。细胞不断重复经历炎症和修复损伤,久而久之,肺纤维化的病症让许多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。 归根到底,导致悲剧发生的第一幕,正是有关人员的疏忽——当PHMG被用于加湿器杀菌剂时,实际用途发生了变化,但它的有害性并没有得到重新审查。在被禁用之前,韩国人已经使用了17年放了杀菌剂的加湿器。 在最近对15472名年龄在19岁-69岁间的成年人进行调查之后,韩国社会灾难调查特别委员会估算,从1994年投入市场到2011年正式下架,韩国大约630万人使用过这类加湿器杀菌剂。也有在杀菌剂的毒害中幸运存活下来的人,其中患病人数据估算高达67万人。最新调查结果显示,55万人曾因相关病情接受过治疗,34.2万人都成为了鼻炎患者,20.3万人得了肺部疾病,还有16.6万人和13.9万人深受皮肤病及哮喘的折磨。 有毒的化学物质通过加湿器进入人体,留下各种病痛和潜在的后遗症。可由于凶器无影无形,证据更难以捉摸,事件还一度被受贿了2.5亿韩元科研经费的韩国权威专家判定为“因果关系难以确定”,受害者家属的申诉困难重重。 直到杀人事件曝光后的第5年,杀菌剂生产商英国利洁时公司才第一次正式公开道歉,称将在以往承诺的50亿韩元的支援金以外再拿出50亿韩元(共约585万元人民币)来赔偿受害者及家属。公司的韩国高管因意外杀人罪和虚假宣传致命产品,被法院以最高刑期判处7年徒刑。 事件发生后,韩国通过了一则“灭菌法案”。条例规定凡是生产含有防腐剂、消毒剂的公司,必须先针对产品所含活性物质进行风险评估,才能获得上市资格。但也有业内人士对监管的有效性表示怀疑,“如果罚款金额是目前的10倍,那企业估计不会冒这个风险”,韩国记者曾得到这样一个回答。 迄今为止,由于除了接触过有毒的加湿器消毒剂,受害者还可能会因为吸烟、职业病、饮食习惯、家族病史和自然衰老等原因出现同类疾病,无法证明自身健康受到消毒剂的损害。 今年3月,终于有一则新的修订法出炉。法案要求,由厂商一方来证明其产品与消费者的各种疾病间没有相关性。这将使患者们来到诉讼中更有利的地位。姗姗而来的种种补救,始终无法赔这几十万人一副健康的身体。 事实证明,杀菌剂并非唯一被添入加湿器的“有毒物质”。“加湿”的同时,人们总喜欢再加点儿想象力。往加湿器里倒板蓝根的,意图防治感冒,可连专业的医生都没听过板蓝根还能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收。还有加花露水的,乍听之下可以全屋灭蚊吧,最终造成的事难以挽回的局面。 武汉晚报2013年报道,一名女士想让患感冒的女儿早点恢复,在加湿器里添了点醋,本以为能有杀菌效果,没想到女儿睡到半夜出现了胸闷、喘气的症状。医院检查结果是“被醋熏成了支气管哮喘”。稀释后的醋失去了杀菌的作用,长时间的使用,破坏了人体咽部黏膜。 希望阅读到此文的广大读者引以为戒,正确使用加湿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