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霍乱到底是什么病?如何预防霍乱?什么是霍乱? 1 霍乱的起源 霍乱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,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,也是《国境卫生检疫法》规定的检疫传染病之一。自1817年以来,曾经发生过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,先后导致数千万人死亡,对部分染疫地区的民众生命健康、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了毁灭性打击。每年,全球大约有300万~500万人感染霍乱,死亡人数达10~12万。 2 致病菌 霍乱弧菌,是引发霍乱的“幕后黑手”,对干燥、日光、热、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,能引起流行的有O1型和O139型,都可以分泌霍乱肠毒素,引发各种人体症状。 3 临床症状 正常情况下,胃液中的胃酸可消灭食物中的霍乱弧菌,在正常胃酸中他们仅能生存4分钟。但在胃酸降低或摄入大量的霍乱弧菌时,可以通过胃进入肠道。肠道内的环境有利于霍乱弧菌的繁殖,产生霍乱肠毒素,导致疾病的发生。患者出现上吐下泻,泻出物呈“米泔水样”并含大量弧菌,此为本病典型的特征。 疾病最严重时,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升,由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而导致失水,代谢性酸中毒,低碱血症和低容量性休克及心力不齐和肾衰竭,如未经治疗处理,病人可在12~24小时内死亡,死亡率高达25%~60%,但若及时给病人补充液体及电解质,死亡率可小于1% 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腹泻、呕吐、排“米泔样便”,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。发病高峰期为夏季,潜伏期多为5天。 4 霍乱是在人群中如何传播的? 患者和带菌者(没有临床表现,但粪便中能检出霍乱弧菌)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。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引发传播,其次苍蝇媒介和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以导致传播。无论种族、年龄和性别,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容易感染。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,但再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尤其是生活在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人群,更是霍乱疾病的高发人群。 霍乱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,也不能通过皮肤直接传播,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,简单来说,就是病从口入。但是如果皮肤沾染到霍乱弧菌,不注意卫生,不注意洗手,也有可能导致传染。 5 治疗措施 该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,暂且尚无特效药物,只能进行对症处理,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,辅以抗菌治疗。剧烈呕吐者暂停进食,待呕吐、腹泻缓解后可给予流质饮食,同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。 如何预防霍乱? 1 加强个人防护 公民若前往霍乱疫情发生国家或地区,请尽量避免与霍乱确诊病例或疑似有霍乱症状者直接接触,如有不适,请主动申报以便及时医治。 2 注意饮食安全 改善环境卫生,加强饮用水消毒和食物管理,保护水源,防止污染,改善饮用水供应条件,不吃生冷、腐败或变质食品,不吃生或半熟水产品;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,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。 3 提高抗病能力 坚持锻炼身体,提高抗病能力。从事环境卫生、饮食服务人员、医务人员及水上居民等重点人群应及时进行疫苗预防接种。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。主要是“把好一张口”,预防病从口入。做到“五要五不要”—— 次氯酸具有强劲的氧化能力,与微生物接触后,能迅速破坏有害微生物细胞膜,并摧毁吸附于细胞膜表面上的病毒蛋白质长钉,如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、结核菌、霍乱弧菌、沙门氏菌噬菌体等的细胞膜蛋白质成份,能使其脱落,无法再传染病菌。 次氯酸能渗入到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内部,分解、破坏微生物的氨基酸、酶系统,进而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,终止微生物的代谢机能,且与微生物及有机物作用后,能立即还原为水。 来源: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|